一天,有位研究生对季羡林说,他去国家图书馆借阅一本古代典籍,因为资历不够被拒绝,希望先生帮着通融通融。谁都知道,时任国家图书馆馆长的任继愈,是季羡林多年的老朋友。可季羡林回答:“那怎么行?那是别人的规矩,合不合理是另一说,但既然是规矩,我们
2024-01-23 03:37:20季羡林的学生曾讲过这样一件事。有一年,学生经常陪季羡林一起到一家邮政营业厅办事。邮政营业厅的大门是那种毛玻璃做的推拉式活动门。学生发现,季羡林每次开门,总是向外拉,从不向里推。他不解地问:“老师,推门不是更方便、更省力嗎?您为什么总是要拉呢
2024-01-22 13:19:43看后是不是觉得怪怪的,如果说这些文字出自季羡林之口,是不是有一种尽毁三观、惊得下巴都掉了的感觉。没错,这些文字确实来自季羡林,节选自他的《清华园日记》一书。这些日记写于上世纪三十年代,当时季羡林就读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。几年前,《清华园日记
2024-01-21 21:30:48春节前夕,一位“掏粪工”出身的书法家、“藏书状元”——魏林海先生,显得有些落寞和失意。他依稀记得,在10多年前,他每年的除夕或春节,都要去北大朗润园季羡林先生家,给他老人家拜年。季羡林先生已于2009年7月11日,驾鹤西去。从此,魏先生再也
2024-01-21 20:09:212009年7月11日,北大资深教授季羡林先生在北京301医院辞世,享年98岁。季羡林是我国著名文学家、语言学家、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,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望,被称为“国宝”。鲜为人知的是,生前因为一些误解和积怨,季羡林和
2024-01-19 23:38:5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