假设一名居家好男人,不嫖不赌,不烟不酒,有车有房,没有不刷牙不洗脚就上床的恶癖,那他最有可能让女人切齿的恶行是什么?十有八九的女人会说:就是当你兴致勃勃地要他发表高见,拍板做决定时,他眼睛不离报纸或是CCTV-5的球赛,懒懒地蹦出两个字——
2024-01-23 12:00:51常言道乱世出英雄,越是混乱的时代,越是群雄争霸,英才辈出,就好比三足鼎立的三国时期。说起三国历史,不得不提的人物必然有诸葛亮。他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,著名的军事家、政治家、散文家、发明家和书法家。他一手三分天下,施下空城计、草船借箭,可谓神人
2024-01-23 07:53:46王镇长有个众所周知的习惯,就是深入基层调研如果赶上饭点的话,必须是七个菜,不许多也不许少,历年来雷打不动。各村干部不解其因,但也不敢“以下犯上”,始终循规蹈矩,投其所好。这一日,王镇长下乡工作又耽误了时间,只能在村里用饭。巧的是老村长刚退休
2024-01-22 18:31:37上世纪在韩国的一所中学里,一位英语老师布置的作业很奇怪,要求学生们每天都要把当天所学到的课文从头到尾抄写十遍。这是一份十分枯燥又费时的作业,起初的时候,大家信心高涨,完成得都很认真。时间一长,同学们发现,原来老师布置了作业之后并不检查,不检
2024-01-21 21:59:23一位怀才不遇愤世嫉俗贫困潦倒饥寒交迫的秀才来到咸阳,他路过一家面馆时,听见里面“biang——biang——”之声不绝,一时饥肠辘辘,不由得踱将进去。只见白案上摆满了和好的长条状面块儿,师傅拎过一块儿,扯住两头,顷刻间摔打成裤带般宽厚扔进锅
2024-01-21 12:06:53一天夜里,楚国京城郢都的一小我在家给燕相国写信。由于烛焰偏低,飘忽不定的烛光夹着文房器具淡淡的影子,显得有一点暗淡,所以这郢人对酒保说了一声:“举烛。”明灯高照,写信就看得清晰了。谁知他在烛光不亮,心中犯急,头脑里想着“举烛”,嘴里念着“举
2024-01-20 21:21:59女友一年前离婚了。那一场离婚的签名,对于经常把“离婚”二字挂在嘴边的她来说,就像开了一场不大的玩笑。在她的想象里,不久,他们就会复婚,他就会再次回到她的怀抱中来。他们是协议离的婚,因此,房子、小店、半岁的儿子,甚至票子,她都没要。净身出门那
2024-01-20 15:37:02自从村长连任后,村长就把家里养的狗放开了。村长的家在村子的村口,村长说放开狗是为了全村的安全。但是这狗却和村里的人不太友好,喜欢乱咬人。尤其是和村长关系不太好的,明眼人心知肚明,知道这狗是被村长教唆坏了。当这狗咬和村长关系好的人时,村长就会
2024-01-19 16:16:51神机妙算救后代这件事情的真否无法考证,从记载来看,可能性还是有的。相传,诸葛亮在临死前对后代说:“我死后,你们中的一个将来会遇到杀身大祸。到那时,你们把房拆了,在墙里面有一个纸包,有补救的办法。”诸葛亮死后,司马0打下天下当了皇帝。他得知:
2024-01-19 10:59:31县财政局长老马,上任不到两年得了个外号叫“马同意”。他的下属不管是谁,只要对他够意思,什么饭条子、油票子……,不问青红皂白,他很快大笔一挥写上“同意”。然而,好景不
2024-01-18 18:44:23大家都知道古代的人写字都是用毛笔,没有听说用草鞋写字的。但在泰和却流传着曾雅彦用草鞋写字的故事。 曾雅彦(1425——1503)又名曾彦,字子美,泰和沙村南坑人。明成化戊戌年(1478)状元及第历任翰林院修撰、南京翰
2024-01-18 11:21:05这个成语来源于《三国志.吴书.诸葛烙传》,恪少有才名,发藻岐嶷,辩论应机,莫与为对。权见而奇之,谓瑾曰:“蓝田生玉,真不虚也。” 三国时,东吴大将军诸葛瑾,字子瑜。他有个儿子叫诸葛恪(ke),从小聪明伶俐,口才极好,
2024-01-18 11:00:58这句成语出自《韩非子?外储说左上》中记载的一个故事。 古时候,有个人从楚国的郢都写信给燕国的相国。这封信是在晚上写的。写信的时候,烛光不太亮,此人就对在一旁端蜡烛的仆人说:“举烛。”(把蜡烛举高一点)可是,因为他在专
2024-01-18 10:54:4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