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来到舟舟教育培训网!
舟舟教育培训网

一站式教育培训

招生与学习平台

  • 朱熹集理学之大成

    宋孝宗即位后,也想整顿朝纲,抗击金兵,收复大宋疆土,因此一度出现了较好的局面。他即位后不久就下诏书,要大臣们对朝廷政治提意见。曾任泉州同安(今福建厦门东北)主簿的朱熹立即写了奏章。在奏章中他指出,与金人“不作战不能复仇,不守住国土不能确保胜

    2024-01-25 03:35:52
  • 不领情的范仲淹

    19岁那年,范仲淹离开家乡,前往河南的一家书院求学。由于经济拮据,他每天只煮一锅粥,粥冷了以后,就用刀划成四块,早晚各吃两块,配几根酸菜,这就是他一天的伙食了。当时,在书院里,有一个同学和范仲淹走得特别近,他是南都留守的儿子,家中很富裕。他

    2024-01-25 01:56:04
  • 不妨换一种思维

    曾经有位叫于涛的石匠,手艺极好,人也很聪明。有一年,一家书院请他雕刻一座孔子雕像,用来放在书院的正厅。经过三个多月的精雕细琢,一尊慈爱智慧、祥和温润的孔子像完成了,前来参拜的人都惊叹不已。然而,没过几天,于涛就被书院请了回来。原来,老院长发

    2024-01-24 22:35:42
  • 东林八君子之一安希范简介 安希范是怎么死

    安希范是安如山的次子庶出,母亲吴氏生下安希范的时候,其父安如山已经到花甲之年。本来对于这个孩子安如山是十分疼惜,但是原配妻子郭氏却对这个孩子视如眼中钉肉中刺。后来借口避免庶孽之争,想将这个孩子抛弃。吴氏拼死抢过孩子不放,加之安如山给出过继给

    2024-01-23 18:54:46
  • 东林八君子之一顾允成简介 顾允成是怎么死

    顾允成,是明末思想家,是顾宪成的弟弟,同时与他哥哥一起位于东林八君子的行列。顾允成,为江苏无锡人氏,生于公元1554年,去世于公元1607年,字季时,号泾凡,留有《小辨斋偶存》著述。顾允成和顾宪成虽然后来扬名立万,但是小的时候却家境贫寒,日

    2024-01-23 18:54:44
  • 晚清牛人徐寿简介 徐寿的历史功绩

    说起晚清英豪,李鸿章、张之洞、曾国潘等人肯定第一时间浮现大家脑海。本文给大家介绍的晚清牛人不在此列,他是真的牛,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。这位牛人就是晚清科学家、中国近代化学启蒙者,造了中国第一艘军舰,建了中国第一所科技学校,一人撑起中国近代军工

    2024-01-23 13:43:13
  • 泰山学派创始人石介简介 石介是怎么死的?

    泰山学派,是北宋庆历年间出现的一个学派。泰山学派的出现,伴随的是理学的崛起,由此可见泰山学派对于理学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。泰山学派,是由石介和他的老师孙复创建的。因为孙复经常在泰山一带讲学,所以这个学派被命名为泰山学派。整个学派的

    2024-01-23 01:56:23
  • 北宋学者胡瑗简介 胡瑗是怎么死的?

    胡瑗是北宋时期的学者和大臣,是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,被后世人奉为理学先驱。因为他居住在陕西路安定堡,所以当时人们尊称其为安定先生。胡瑗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,家世显赫,祖上曾经出过两位皇后和太后,另有三公九卿及将军、太守10余人。不过可惜的是,

    2024-01-23 01:54:13
  • 张古佬与朱陵洞的传说

    石鼓书院坐落于湖南省衡阳市石鼓区青草桥头旁,据文献资料记载,石鼓书院建于唐代,宋景佑年间,朝廷在此正式建立书院,赐名“石鼓书院”,为当时全国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。朱熹曾在此讲学。韩愈、杜甫、柳宗元、文天祥、范成大、徐霞客等都作过诗文,对此处风

    2024-01-22 21:05:41
  • 我想作家奴

    史学专家杨先生走进我的办公室,看见我正在发呆,问我在想什么?我说,唉,日子过得这么低迷,年年都愁眉不展,一身力气用不出来,赤贫狼狈,真窝囊。我现在好想找个人,作他的家奴。他呵呵大笑,说,你不是那么张扬的人吗?自认为好有才,好大本事,仿佛一个

    2024-01-22 20:30:56
  • 东林八君子之一高攀龙简介 高攀龙是怎么死

    人物档案姓名:高攀龙别名:存之、云从国家:中国民族:汉族所处朝代:明朝出生地:江苏无锡职业:政治家代表作品:《高子遗书》12卷主要成就:复建东林书院高攀龙,是明朝东林党的代表人物之一,江苏无锡人氏,书香世家出生,其祖父曾任浙江黄岩县令。高攀

    2024-01-22 13:42:45
  • 东林先生顾宪成简介 顾宪成是怎么死的?顾

    顾宪成是明朝著名的思想家,在当时声名显赫,甚至到了一呼百应的地步。但是到了今日,顾宪成这个名字却并不熟悉,他是做什么的?他有哪些功绩?或者说他是哪个地方,哪个年代的人?大家都不清楚!这个人大家并不熟悉也没什么,但是小编接下来要说的两个他的标

    2024-01-22 13:41:57
  • 三迁“白菜碑”

    地处铅山县老县城——永平镇西门街,有一座明代四角木结构古亭楼阁,名曰“报本坊。”相传南宋时期当地民众为褒扬一位十六岁少年申世宁,代父从军战死边关的孝行而建的牌坊。报本坊三字行笔稳健、苍劲有力,是南宋大儒朱熹所书。亭壁西侧离地二尺,镶嵌有一块

    2024-01-22 00:00:21
  • 梁祝读书处

    传说中的梁祝读书处杭州万松书院万松书院位于凤凰山北麓,万松岭南坡,因取自白居易“万株松树青山上,十里沙堤明月中”的诗意而命名。在梁祝故事中,梁山伯与祝英台曾在杭州城外的崇绮书院同窗三年,并由此相识、相知、相慕,并演绎了流传千古的“梁山伯与祝

    2024-01-21 19:07:17
  • 五牛砚

    明朝万历年间,在华山半山腰有一座希阅书院,远近闻名。这一年腊月,华山上忽降大雪。捕快马洛正在书院,向院长古凤坡学习一些字迹鉴别的学问。这天深夜,南院里突然传出一声惨叫,划破了寂静的夜空。马洛身形一晃,飞快地奔向南院。只见书房门大开,古院长趴

    2024-01-21 11:54:32
  • 比看皇帝更重要的事

    1014年正月的一天,当朝皇帝宋真宗来应天府朝拜圣祖殿,大街小巷挤满了围观的人,书院的所有学子也都纷纷跑出书院去看皇帝。大家都想看看皇帝长什么样,唯有范仲淹不为所动,依旧端坐在教室里用功学习。皇帝走了,同学们一个个陆续回到了书院,当看到范仲

    2024-01-21 11:45:57
  • 慈禧太后对张之洞的情谊

    张之洞(18371909)号香涛(于是有香帅之称),清朝直隶南皮(今河北南皮,于是又有张南皮之称)人,张之洞与曾经国藩、李鸿章、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年夜名臣。连很不怎样谦善的毛泽东也对其评价甚高:提起中国平易近族产业、重产业不克不及健忘张之洞。

    2024-01-21 09:17:30
  • 书院里的邮筒

    今年,施展远的生活起了两个重大的变化:他找到了工作。他的第一份工是在一家出版社做装帧设计,为书本做包装。此外,近日楼价已止跌回升,在湾仔开设服装公司专门接校服订单生意的爸爸,终于以楼换楼,买下这间比以前大上三百尺的单位。他们刚刚搬了家。这些

    2024-01-20 05:12:03
  • 莲花开情人来

    清乾隆十七年,在晋南黄河岸边美丽的王官城里,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,一个叫严仁生的秀才和一个富家小姐逃婚出走,不知去了何方。富家小姐叫小青,她父亲朱来费是王官城中有名的大户,女儿出逃,脸上无光,他就告到了王官城知府那里。 知府一查才知,这秀才严

    2024-01-19 20:20:49
  • 郑板桥教子的故事

    郑板桥是中国历史上享有盛名的文化名人、艺术家和书法家。他不仅造诣深厚,才华横溢,还以为人父子之道而广为人知。下面,我将为大家讲述一个关于郑板桥教子的故事。郑板桥的儿子郑石永自小聪明伶俐,但是却十分懒散,不喜欢读书。在学校里,他总是喜欢闲逛、

    2024-01-17 16:37:06
 «上一页   1   2   下一页»   共21条/2页 
相关搜索
今日排行
本周排行
本月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