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来到舟舟教育培训网!
舟舟教育培训网

一站式教育培训

招生与学习平台

  • 盲人摸象的故事

    解释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,就乱加猜测,想做出全面的判断。典故据古代印度佛经中讲,古时印度有一个小国,国王名叫镜面王。他信奉释迦牟尼的佛教,每天都拜佛诵经,十分虔诚。可是,国内当时流行着很多神教巫道,多数臣民

    2024-01-18 10:47:17
  • 马首是瞻的故事

    出处:《左传·襄公十四年》荀偃令曰:“鸡鸣而驾,基井夷灶,唯余马首是瞻。释义:“瞻”是看的意思。这则成语的本意是,作战是士兵看着主将的马头决定行动的方向。现在用来比喻服从指挥或者乐于追随。故事:战国时,晋淖公联合了十二个

    2024-01-18 10:47:14
  • 门庭若市的故事

    出处:《战国策·齐策》齐王乃下令:“群臣吏民,能而刺寡人之过者,受上赏;上书谏寡人者,受中赏;能谤讥子市朝,闯寡人之开者,受下赏。”令初下,群臣进豫,门庭若市。 释义:门口和庭院里热闹得集市一样。形

    2024-01-18 10:47:11
  • 名落孙山的故事

    在我国宋朝的时候,有一个名叫孙山的才子,他为人不但幽默,而且很善于说笑话,所以附近的人就给他取了一个“滑稽才子”的绰号。有一次,他和一个同乡的儿子一同到京城,去参加举人的考试。放榜的时候,孙山的名字虽然被列在榜文的倒数第一名,但能然是

    2024-01-18 10:47:08
  • 买椟还珠的故事

    春秋时代,楚国有一个商人,专门卖珠宝的,有一次他到齐国去兜售珠宝,为了生意好,珠宝畅销起见,特地用名贵的木料,造成许多小盒子,把盒子雕刻装饰得非常精致美观,使盒子会发出一种香味,然后把珠宝装在盒子里面。有一个郑国人,看见装宝珠的盒子既

    2024-01-18 10:47:04
  • 量体裁衣的故事

    明朝嘉靖年间,北京城中有位裁缝名气很响,他裁制的衣服,长短肥瘦,无不合体。一次,御史大夫请他去裁制一件朝服。裁缝量好了他的身腰尺寸,又问:“请教老爷,您当官当了多少年了?”御史大夫很奇怪:“你量体裁衣就够了,还要问这些干什么?”裁缝回答说:

    2024-01-18 10:47:01
  • 路不拾遗的故事

    故事一唐朝时候,有一个做买卖的人途经武阳(今河北大名、邯郸一带),不小心把一件衣服丢了。他走了几十里后才发觉,有人劝慰他说:“不要紧,我们武阳境内路不拾遗,你回去找找。”那人听了心里话:这可能吗?赶了回去,果然找到了他失去的衣服。

    2024-01-18 10:46:57
  • 两袖清风的故事

    【典故】两袖清风(liǎngxiùqīngfēng)一、其实早在元朝文学家魏初的《送杨季海》一诗中就已出现了“交亲零落鬓如丝,两袖清风一束诗”。魏初,字太初,号青崖,著有《青崖集》五卷,曾任元朝中书省掾吏、监察御史

    2024-01-18 10:46:54
  • 梁上君子的故事

    陈寔在乡间,以平和的心对待事物。百姓争执时,陈寔判决公正,告诉百姓道理的曲直,百姓回去后没有埋怨的。大家感叹说:“宁愿被刑罚处治,也不愿被陈寔批评。”当时年成不好,民众没有收成,有小偷夜间进入陈寔家里,躲在房梁上。陈寔暗中发现了,就起来整顿

    2024-01-18 10:46:52
  • 乐极生悲的故事

    乐极生悲”是形容一个人快乐到极点转而发生悲哀的事情。乐极生悲原写为“乐极则悲”,出自《史记.滑稽列传》。以下是这个成语的典故:战国时期,齐威王是个喜欢彻夜饮酒的君王,有一年楚军进攻齐国,他连忙派自己信得过的使节淳于髡去赵国求救。淳于髡果然不

    2024-01-18 10:46:49
  • 狼狈为奸的故事

    源于唐代段成式的《酉阳杂俎》。据说狼和狈是一类动物。狼的前腿长,后腿短;狈则相反,前腿短,后腿长。狈每次出去都必须依靠狼,把它的前腿搭在狼的后腿上才能行动,否则就会寸步难行。有一次,狼和狈走到一个人家的羊圈外面,虽然里面有许多只羊,但是羊圈

    2024-01-18 10:46:46
  • 论功行赏的故事

    出处《史记·萧相国世家》 释义“论功行赏”又“论功行封”表示评按功劳的大小,给予封赏。 汉五年,既灭项羽,定天下。论功行封。 故事刘邦消灭项羽后,平定天下,当上了皇帝,史称

    2024-01-18 10:46:40
  • 老生常谈的故事

    出处《三国志·魏志·管辂传》 此者生常谭(谈)。 释义老书生常讲的话,没有新的意思。比喻听惯听厌的话。 故事三国时候,有个名叫管辂的人,从小勤奋好学、才思敏捷,光其喜爱天文。十五岁时,已熟读《周易》,通晓占

    2024-01-18 10:46:37
  • 洛阳纸贵的故事

    晋代文学家左思,小时候是个非常顽皮、不爱读书的孩子。父亲经常为这事发脾气,可是小左思仍然淘气得很,不肯好好学习。有一天,左思的父亲与朋友们聊天,朋友们羡慕他有个聪明可爱的儿子。左思的父亲叹口气说:“快别提他了,小儿左思的学习,还不如我

    2024-01-18 10:46:34
  • 力不从心的故事

    出处:《后汉书·班超传》如有卒暴,超之气力,不能从心 释义:比喻力量不够,无法实现愿望。 故事:东汉时,班超受明帝派遣,率领几十个人现使西域,屡建奇功。然而,班超在古西域经过了27个年头,年事已高,身体衰弱,思家心切,于

    2024-01-18 10:46:31
  • 老马识途的故事

    出处《韩非子。说林上》管仲、隰(xi)朋从桓公伐孤竹,春往冬返,迷惑失道。管仲曰:“老马之智可用也。”乃放老马而随之,遂得道。释义“途”路。老马认识道路。比喻有经验的人熟悉情况,能在某个方面起指引的作用。故事公元前

    2024-01-18 10:46:28
  • 困兽犹斗的故事

    春秋时,晋国发兵去救援被楚攻打的郑国,可是晚到了一步,郑国已投降了楚军。这时晋军主帅荀林父主张退兵,可副帅反对,最后由于意见不一致,晋军被楚军打得大败。晋景公得到这一消息,很是气愤。晋军将领回国后,晋景公立即叫人把败军将领带上殿来,大

    2024-01-18 10:46:25
  • 开门揖盗的故事

    东汉末年,江东的孙策有一次出去打猎。他遭到了刺客的暗算,被弓箭射伤了面颊。 孙策临终时,长史张昭等人都来看他。他对张昭说:“请你们好好扶助我的弟弟孙权!”这时,孙权才15岁,他见哥哥去世了,万分悲痛。大臣们都劝他不要

    2024-01-18 10:46:22
  • 口不二价的故事

    汉朝时期,长安有个叫韩康的人,常到深山采药,然后在集市上出卖。他卖的药,价钱三十年不变,因此长安的人都知有个韩康,卖药“口不二价”。韩康觉得这个名声很不光彩,可又不肯变价。有一次,一个女子向韩康买药,讨价还价,但他还是不肯变价,女子就说她

    2024-01-18 10:46:19
  • 快刀斩乱麻的故事

    解释:快刀斩乱麻,比喻办事果断,爽快地解决纷繁复杂的问题。语出《北齐书·文宣帝纪》:“高祖尝试观诸子意识,各使治乱丝,帝独抽刀斩之,曰:‘乱者须斩!’”巴金《谈<灭亡>》:“自己一直在两者之间不停地碰来撞去,而终于不能用快刀斩乱…

    2024-01-18 10:46:15
 «上一页   1   2   …   55   56   57   58   59   …   62   63   下一页»   共1255条/63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