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言
数学是一门离不开我们生活的科学,它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,因此在幼儿园阶段就要开始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和认知。然而,对于幼儿园老师来说,如何教授小孩子数学知识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。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阐述如何教授幼儿园小孩数学。
理论篇:从数学概念出发
教育专家们认为,在创造适合幼儿园阶段的数学环境时,必须以事物的分类、比较、联系和数量等基本概念为出发点。
1. 分类
分类是以相同或相似特征为依据把事物分成不同类别。例如,在游戏中可以让孩子分类各种颜色、形状、大小等不同特征的小球或积木。
2. 比较
比较是通过观察、测量等方式找出事物间相同与不同之处,并进行对比。例如,可以让孩子比较不同颜色的球数量。
3. 联系
联系是指找出事物间相互关系、相互依存的联系。例如,可以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到加法和减法的相互关系。
4. 数量
数量是数学最基本的概念之一,也是幼儿园小孩子最容易理解的概念。可以通过各种有趣的游戏让孩子体验到数量的变化和计算方法。
实践篇:从活动出发
在教授幼儿园小孩数学时,不同于对待大人或青少年,应该采用一些富有趣味性和亲密性的活动来进行教学。
1. 数字歌谣和游戏
数字歌谣和游戏既能使小朋友们愉快地度过时间,又能帮助他们认识数字、理解数值大小关系等方面。例如,可以唱“一年级有什么”这首歌谣来让孩子认识数字,并通过手指模拟加减操作来感性理解计算方法。
2. 数字图像和图案
数字图像和图案是一种视觉化的教学方式,可以使孩子们通过观察认识数字和数值关系。例如,可以用卡片或玩具积木搭建不同数量的形状、颜色等物品来让孩子认识数字和数量关系。
3. 数字操作游戏
数字操作游戏是一种亲身体验的教学方式,可以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,并通过实践掌握计算方法。例如,可以用各种游戏道具来进行加减法运算,从而达到有效地提高孩子们对数学兴趣和认知能力的目的。
总结
教授幼儿园小孩数学需要既注重理论又注重实践,同时应该采用亲密性较强、有趣味性和实践性的活动来进行。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小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和认知能力。